商業思維系列《為何Starbucks可以賣得貴?》

介紹

你有冇諗過,點解一杯Starbucks,可以賣到四五十蚊,仲咁多人甘願排隊買?其實,佢唔係單單賣緊咖啡,佢賣緊一種身份感、空間體驗同心理價值。

1. 第一點:定位不一樣

星巴克從不將自己定位為茶餐廳或便利店。當你走進星巴克,通常不會立刻拿走咖啡,而是會想坐下來喝一會兒,拿出電腦工作、寫筆記,或是望著窗外發呆。這種感覺就是——你在掌控自己的節奏。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「第三空間」:不是家,不是公司,而是一個屬於你的自由地帶。
一個可以放鬆、充電,或是假裝自己很忙碌的地方。

2. 第二點:儀式感令體驗變得不同

試想一下,點單時你會說:「我要一杯大杯美式,少奶、去冰、加燕麥奶。」
這個過程已經不只是購買,而是一種風格選擇、一種自我認同。有時候,人們買星巴克未必真的因為想喝咖啡,而是想告訴自己——「我有選擇權,我懂生活,我保持著某種品味。」這種「我還能自主選擇」的感覺,對現代人來說非常重要。

3. 第三點:品牌象徵價值

你拿著一杯星巴克走在街上,感覺和拿著塑膠袋裝的奶茶完全不同。這不是味道的問題,而是別人會下意識覺得:「這個人有點生活品味。」尤其在Instagram、LinkedIn這類平台,星巴克杯的出現,彷彿默默告訴別人:「我有態度,我有生活格調。」更深入一點,星巴克的定價從來不是基於成本。一杯咖啡的成本大約只佔售價的兩成左右。它賣的不是「一杯飲料」,而是「一種感受」。
當你花錢買星巴克時,你其實買了這幾樣東西:

 

  • 一個可以放鬆又能充電的專屬空間

  • 一種每天都能打卡的生活品味

  • 一個提醒自己「我有選擇權」的決定

4. 總結

所以,星巴克賣得貴,不是因為咖啡真的值這個價,而是它成功讓你覺得:「我自己,值得這個價。」現代人生活節奏快、壓力大,能找到一件小事提醒自己「我還能掌握生活主導權」並不容易。


而星巴克,就是用一杯咖啡,將這種感覺包裝得很精緻,然後交還給你。你有沒有注意到?越是迷茫、壓力大的時候,越多人走進星巴克。不一定是想喝什麼,而是想找一個地方,讓自己有一點選擇感、一點喘息空間。所以,當你在糾結選拿鐵還是摩卡,你不只是在選一杯咖啡,你選擇的是:「我決定為自己而活。」

 

星巴克從不說自己貴,它只是用一杯咖啡問你:「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?」

播放影音

希爾的理念

HLE Mission & Vision

希爾導師團

HLE Tutor Group

拿破崙希爾

Dr Napoloen Hill

慈善工作

HLE Charity Wor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