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業思維:《為何IKEA能爆紅?》By Huge / 2025-06-21 2025-07-25 1. 介紹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——走進 IKEA,本來只打算買一盞桌燈或一套餐具,結果逛了一整個下午,最後卻帶著一堆原本完全沒打算購買的物品回家?為什麼 IKEA 總能讓人心甘情願地花時間、忍不住買下更多東西?其實,這背後藏著一套極其精密的消費心理學設計。 2. IKEA效應 心理學研究發現,人們會特別珍惜由自己親手組裝或參與製作的物品。你是否曾經砌過一張書桌或一個櫃子?即使拼裝得有點歪斜,卻依然覺得它格外有感情?因為你為這件產品投入了時間與勞力,自然就產生了情感上的連結。哈佛大學曾進行一項實驗,發現參與者對於自己親手組裝的產品,願意付出多達 63% 更高的價格去購回,證明人們對自己參與製作的物件,會自然提高其價值感與喜愛程度。所以,IKEA 銷售的,從來不只是家具本身,而是一份「自豪感」與「投入感」。 3. 沉浸式消費體驗 進入 IKEA,你看見的並非一件件獨立擺放的家具,而是一個個完整的生活空間——有床、有書櫃、有窗簾,也有各式小裝飾。每一個場景細節,皆由設計師精心策劃,目的在於讓顧客在腦海中自動幻想出自己未來的生活模樣。你會開始想:「如果我的家也能這麼漂亮就好了。」這種情感投射,會大大提升你的購買慾望,令你不知不覺投入其中。 4. 單向行動路線 IKEA 的店內路線設計基本上是單向的,從入口到出口必須依照既定路線行走,幾乎沒有捷徑可選,也難以中途折返。這樣的設計,令你必須經過所有產品展示區,每一類商品都會出現在你的視線之內。而當你走到後段,體力已消耗不少,專注力下降,判斷力減弱,這時你便更容易作出衝動購買的決定。偏偏在最後一段路上,IKEA 特意擺放大量平價小商品與瑞典食品。這些產品價格親民、看似毫無負擔,讓人輕鬆地「順手」多拎幾件,最終大大提高了整體消費金額。 5. 「低價策略」與「小數無感效應」 IKEA 的眾多小商品如桌子、相框、碗碟等,價格普遍偏低,幾十元、甚至幾元的標價,令人產生「不買就虧了」的心理。心理學中有一個現象稱為「小數無感效應」:當每次購買的金額都很小,人的警覺心會降低,而在不知不覺中,一件、兩件……購物籃便悄然堆滿。最終加總起來的總金額,往往比你原先預期的高出一倍以上。 6. 總結 IKEA 的成功,並不僅僅是因為家具設計美觀實用,真正高明之處,在於它將商業心理學的原理,巧妙地融入顧客體驗的每一個細節當中。從參與感、想像力、動線設計,到價格策略,它讓你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,心甘情願地多花錢、多停留、多投入。所以下次你再走進 IKEA,不妨留意一下自己的行為,看看你是否也在「不知不覺」中,一步步被吸引而買下了原本不在計劃內的物品。 播放影音 希爾創辦人 HLE Founder 希爾的歷史 HLE History 希爾的理念 HLE Mission & Vision 希爾導師團 HLE Tutor Group 拿破崙希爾 Dr Napoloen Hill 慈善工作 HLE Charity Work 回到首頁 認識希爾 免費課程 商業心理學課程 個人心理學課程 性格心理學課程 聯絡希爾客服 私隱政策 Terms & Conditions 希爾 Youtube 頻道 希爾官方 Facebook 希爾官方 Instagram
IKEA 的眾多小商品如桌子、相框、碗碟等,價格普遍偏低,幾十元、甚至幾元的標價,令人產生「不買就虧了」的心理。心理學中有一個現象稱為「小數無感效應」:當每次購買的金額都很小,人的警覺心會降低,而在不知不覺中,一件、兩件……購物籃便悄然堆滿。最終加總起來的總金額,往往比你原先預期的高出一倍以上。
IKEA 的成功,並不僅僅是因為家具設計美觀實用,真正高明之處,在於它將商業心理學的原理,巧妙地融入顧客體驗的每一個細節當中。從參與感、想像力、動線設計,到價格策略,它讓你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,心甘情願地多花錢、多停留、多投入。所以下次你再走進 IKEA,不妨留意一下自己的行為,看看你是否也在「不知不覺」中,一步步被吸引而買下了原本不在計劃內的物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