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魯大學認知和心理學教授桑托斯(Laurie Santos)表示通過學習,我們能成為一個更幸福的人。
就像音樂家和運動員一樣,我們也可以通過不斷訓練和學習,變得更幸福。「變得幸福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,需要練習以更好地掌握」如何走出陰鬱,變得更幸福?桑托斯教授可能是回答這個問題的最佳人選。她耶魯大學的課程「心理學和美好生活」廣受歡迎,曾有創紀錄的1200名學生同時選修這門課,使其成為耶魯大學317年歷史上最受歡迎的課程。
「科學證明,幸福需要有意識地努力就可感受到,這是絕對是可以做到的。」讓我們一起學習課程中的五個快樂的方法:
一、寫一張感恩清單寫下來感恩的事情,每晚都寫並持續一周。這樣可能聽起來很簡單,可是在數據中反映看到那些堅持這麼做的學生確實更幸福及快樂,因為當我們越去感恩的時候,便越發現生命有更多值得感恩的事情在我們身邊。
二、睡得更多、更香這項挑戰是每天晚上睡滿八個小時,持續一周。這個看似簡單的練習卻被證明是最難實現的。或許你會覺得這個方法看似很蠢,而醫學證明只要我們睡得更多,並且睡眠質量更好的話便能降低患抑鬱症的風險,並且提升積極態度及快樂感受。今日就開始試試,早一點放下手機,讓自己安睡。
三、靜心每天讓自己安靜10分鐘,放空頭腦,讓自己專注呼吸放鬆就可。桑托斯教授一直邀請她的學生參與關於靜心的研究,以展示靜心的確可以幫助人在生活上變得更幸福及快樂。在繁忙的都市中生活及工作,無時無刻頭腦都不能安靜停頓下來,慢性疾病便由此生,每日適當讓自己有多次安靜的時間,那怕每次只是幾分鐘,我們的幸福感及快樂感也會隨之上升。
四、花更多時間與家人和朋友在一起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,與朋友和家人享受美好時光實際上能讓人更快樂。花時間與我們喜歡的人在一起,或者在心理學上被稱作擁有「健康的人際關係和社會關係」,可以顯著提高健康狀態。這並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。只要確保能夠在與朋友和家人相聚的過程中做到「活在當下」,投入共同度過這段時間便可以。
五、少用社交媒體,多建立真實聯繫社交媒體可以給我們一種「虛假的幸福感」,並且很容易使人的精神及時間被它完全佔據。最新的研究表明,像Instagram、Facebook及YouTube這樣的社交媒體的重度使用者,他們的幸福及快樂程度遠比那些不怎麼使用的人差很多。若我們每天投放2小時在手機的社交媒體上,即是說佔據了我們每天約12份1的時間,即是說每12天我們就有一天全日使用社交媒體,也就是說每12年生命中,有一年全年時間我們都在社交媒體中渡過。人生的時間不知覺就浪費掉,難怪真實人生的幸福及快樂程度會明顯下跌。
我們今日就開始試試限制每天不使用超過20分鐘於社交媒體上,多建立真實的人際繫,那麼我們人生便能更加精彩開心,互勉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