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生活中學習商業智慧

1. 有個老人愛清靜,可是家附近常有小孩玩,吵得他要命,於是他把小孩召集過來,說:「我這很冷清,謝謝你們讓這更熱鬧」說完每人發三顆糖。孩子們很開心,天天來玩。幾天後,每人只給2顆,再後來給1顆,最後就不給了。孩子們生氣說:以後再也不來這給你熱鬧了。最後老人得到清靜了。

【商業思維】抓住人性的弱點,無事不成。

2. 兩馬各拉一貨車。一馬走得快,一馬慢吞吞。於是主人把後面的貨全搬到前面。後面的馬笑了:「看!越努力越遭折磨!」誰知主人後來想:「既然一匹馬就能拉車,干嘛養兩匹?」最後懶馬被宰掉吃了。這就是經濟學中的懶馬效應。

【商業思維】如果讓你的老板覺得你已經可有可無,那你已經站在即將離去的邊緣。

3. 夜市有兩個面線攤位。攤位相鄰、座位相同。一年後,甲賺錢買了房子,乙仍無力購屋。為何?原來乙攤位生意雖好,可是剛煮的面線很燙,顧客要15分鐘才能吃一碗。而甲攤位,把煮好的面線在冷水裡泡一下再端給顧客,溫度剛好。

【商業思維】為客戶節省時間,錢才能進來快些。

4. 有人問農夫:「種了麥子了嗎?」農夫回答說:「沒,我擔心天不下雨。」那人又問:「那你種棉花沒?」農夫:「沒,我擔心蟲子吃了棉花。」那人再問:「那你種了什麼?」農夫:「什麼也沒種,我要確保安全。」

【商業思維】一個不願冒風險去行動的人,一事無成對他來說是再自然不過的事。

5. 三人出門,一個帶傘,一個帶拐杖,一個空手出動。回來時,拿傘的濕透了,拿拐杖的跌傷了,第三個卻是好好的。原來,當下雨時「有帶傘」的大膽地走,卻被淋濕了;走泥路時「帶拐杖」的莽撞地走,弄致跌倒;什麼都沒有帶的,當大雨來時躲著走,看到路不好時小心走,反倒無事。

【商業思維】很多時候,我們不是敗在缺陷上, 而是敗在優勢裡。

6. 一個小鎮中,一位商人開了一個加油站,生意特別好。第二個來了,開了一個餐廳;第三個開了一個超市,這片地很快就繁華了。另一個小鎮,一位商人開了一個加油站生意特別好,第二個來了見好就開了第二個加油站,第三個、第四個也是如此,最後因惡性競爭太激烈大家都沒得玩。

【商業思維】不懂共贏只懂抄襲別人的路,必將堵死彼此的路。

7. 一隻烏鴉在飛行的途中碰到回家的鴿子。鴿子問:「你要飛到哪?」烏鴉說:「我其實我不想走,可是大家都嫌我的叫聲不好,所以我只好離開。」鴿子告訴烏鴉:「別白費力氣了!如果你不改變聲音,飛到哪都不會受歡迎的。」

【商業思維】如果你希望外在一切都能變得更加美好,就從改變自己開始。

8. 野豬和馬一起吃草,野豬時常使壞,不是踐踏青草,就是把水攪渾。馬十分惱怒,一心想要報復,便去請獵人幫忙。獵人說除非馬套上轡頭讓他騎。馬報復心切,答應了獵人的要求。獵人騎上馬打敗了野豬,隨後又把馬牽回去,拴在馬槽邊,馬也失去了原先的自由。

【商業思維】一個人心胸狹窄不能容忍他人,最終只會給自己帶來不幸。

9. 人騎自行車,兩腳使勁踩1小時只能跑10公裡左右;人開汽車,一腳輕踏油門1小時能跑100公裡;人坐高鐵,閉上眼睛1小時也能跑300公裡;人乘飛機,吃著美味1小時能跑1000公裡。

【商業思維】人還是那個人, 同樣的努力,不一樣的平台和載體,結果就不一樣,這就是【選擇比努力重要】!

Leave a Comment